近日,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耕地保护研究团队在乡村发展领域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Rural Studies》(IF=5.1,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表了题为“Connecting the farmers’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Detection of influencing factors to sustainabl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Thi`es Region, Senegal”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政策认知与产权认知对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

非洲耕地持续退化和土壤肥力下降问题,凸显了实施针对性可持续治理措施的迫切性。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水土流失、风蚀及盐碱化等自然因素,对农户认知(尤其是土地政策与土地确权)如何影响耕地保护成效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本研究采用内生转换模型,系统分析非洲重要粮食主产区-塞内加尔蒂斯地区耕地保护的影响因素,并深入解析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与认知特征。研究发现,教育水平与土地政策认知程度对农户能否获得补助具有决定性作用,并对耕地保护成效存在显著影响。正式的土地权属证明和明晰的产权关系对上述结果存在重要影响,充分证明了法律框架建设与有效土地管理投资的重要性。研究表明,耕地变化特征与轮作的实施是区分农户是否可以获得补贴的核心评判标准。年龄与性别差异则会显著改变农户对耕地保护的认知,进而影响土地管理行为的决策过程。研究结果充分论证了正规教育、土地产权保障和土地政策认知在优化土地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学院教授杜国明教授和特聘教授李玉恒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论文第一作者为Bonoua Faye,2023年博士毕业于我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现作为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外国专家并加入耕地保护研究团队,主要开展非洲尤其是塞内加尔的耕地保护研究,积极推动中国耕地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先进经验向非洲推广。东北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论文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5001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471240)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rurstud.2025.10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