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副教授刘旭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发表2篇高水平论文
管理员 2025年03月13日 10:03 浏览次数:

近日,学校文理学院副教授刘旭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IF=18.9,中科院1区Top期刊)、《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IF=14.0,中科院1区Top期刊)上发表2篇高水平综述论文,论文均以东北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发表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的文章论述了锌-空气电池的研究现状,讨论了ORR和OER的反应机理。从表面改性和结构设计的角度总结了催化剂的调控策略,将理论计算与原位表征技术相结合介绍了氧电催化机制的最新进展。此外,综述还概述了提高电池能效的可行性策略,包括构建杂化锌-空气电池、引入有机物氧化反应以及光辅助策略等。强调了锌-空气电池未来的发展重心,旨在加速高性能锌-空气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发表在《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上的文章论述了氧还原反应(ORR)在各类能量转换与利用技术中蕴含显著应用潜力。尤其在两电子(2e⁻)ORR电合成过氧化氢(H₂O₂)的过程中,它有助于该化合物的持续生成。近期,2e⁻ ORR在电芬顿技术中的应用在废水处理领域备受瞩目。尽管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在氧还原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方面,以及特定的反应条件上,仍存在诸多挑战,这制约着电芬顿技术的降解效率。因此,有必要对2e⁻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以及电芬顿反应条件的优化策略进行回顾。本综述首先总结了ORR和电芬顿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碳基和过渡金属基催化剂的调控策略,旨在提高H₂O₂的产率和选择性。此外,概述了电芬顿反应条件的优化方法,重点在于促进Fe2+的再生以及拓宽反应pH范围。综述还详细阐述了新型耦合技术。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前景,以增强电芬顿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以上2篇论文,副教授刘旭和黑龙江大学王蕾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东北农业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刘鹏翔(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王雅倩(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分别为论文唯一第一作者。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09021,22179034)、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YQ2024B001)和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项目(LBH-Z24006)支持。

刘旭,现为东北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项目(一等)等科研项目4项。研究方向聚焦于电化学存储与能量转化,包括金属空气电池、锂离子电池与电芬顿反应等。目前已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CS nano、Energy Storage Materials、Small、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和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有2篇论文入选ESI Top 1%,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

上一条: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耕地保护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Rural Studies》发表研究论文
下一条:我校绿地景观与数字虚拟技术团队在工程技术国际顶级期刊《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发表学术论文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 哈尔滨 香坊区长江路600号   技术支持:乘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