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园艺园林学院周新刚团队在《Cell Host & Microbe》上发表研究论文
管理员 2025年09月23日 16:03 浏览次数:

近日,我校园艺园林学院周新刚研究员等与多家单位合作,在解析菌根网络介导的植物间互作机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以《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 facilitate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by altering rhizosphere microbiome assembly》为题发表于Cell核心子刊《Cell Host & Microbe》(中科院1区,IF = 18.7),研究揭示了菌根网络介导的植物间互作通过调控根际微生物组构建而提高植物抗病性。该研究登上了Cell Press官网头条。

丛枝菌根真菌能够将不同植物根系相连接形成菌根网络,并能够作为植物间信息交流的渠道。菌根网络可以将被病原体侵染植物(供体植物)产生的抗性信号传递给邻近的健康植物(受体植物),从而诱导受体植物产生防御反应。然而,菌根网络介导的植物间互作机制还不清楚。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菌根网络介导的植物间互作能够增强根际微生物组抑病力。研究发现,供体番茄植株被灰霉病菌侵染后,菌根网络能将供体植物产生的信号物质茉莉酸传送给健康的受体植株。随后,受体植株会改变自身根系分泌物,从而招募特定的有益微生物,从而构建起一道根际防线、增强对病害的抵抗力。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菌根网络介导的植物间互作如何影响根际微生物组装配,也为开发基于植物微生物组的生态防控策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应用前景。

我校周新刚研究员和南京农业大学韦中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我校博士研究生张鲜红和实验师金雪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生李加伟和李宏宇参与了该工作。我校吴凤芝教授、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Muhammad Khashi u Rahman博士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Francisco Dini-Andreote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杜敏敏教授、瑞士苏黎世大学Marcel G.A. van der Heijden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Matthias C. Rillig教授对该研究进行了指导。东北农业大学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hom.2025.08.016

作者简介:

周新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蔬菜连作障碍机理及调控、蔬菜根际微生物组方面的研究。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龙江学者支持计划”青年学者、黑龙江省“头雁”团队等。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优秀青年基金等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以及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ell Host & Microbe、Molecular Plant、Nature Communications、Microbiome、iMeta、Plant Physi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出版连作障碍相关专著2部。

上一条:我校园艺园林学院教授胡海辉在《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下一条:园艺园林学院王傲雪团队在植物病理学权威期刊《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发表论文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 哈尔滨 香坊区长江路600号   技术支持:乘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