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教授程镝学术成果被《新华文摘》转载
管理员 2025年04月27日 16:02 浏览次数:

近日,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教授程镝在公共管理学科权威期刊《中国行政管理》发表的《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透明度诉求与隐私保护:基于多伦多市与哈尔滨市的治理实践》一文被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新华文摘》2025年第8期(总第812期)转载。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体系中的深度嵌入,治理效能与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然而,数据滥用、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治理议题。在此背景下,公众既期望通过提升数据透明度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增强治理公正性与制度回应性,又对其个人信息在采集、处理与流转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透明度诉求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冲突,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核心治理难题。

为深入揭示透明度诉求与隐私保护之间冲突的内在成因与现实表现,文章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的利益冲突分析框架,从核心价值冲突、利益失配以及制度缺失三方面,深入剖析智慧城市治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政府、企业、公众角色位移

基于上述分析框架,文章采用案例比较研究方法,选取加拿大多伦多市“Sidewalk Toronto”项目与中国哈尔滨市平房区智慧城市项目为案例,开展纵深分析。在多伦多市案例中,协议的保密性、信息公开的延迟、数据治理的不透明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削弱了公众的信任,导致冲突激化;而哈尔滨市平房区则通过明确数据使用权限和范围、完善隐私保护政策、建立监管制度及公众参与机制等具体措施,实现了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双赢。

Sidewalk Toronto项目节点与焦点事件

结合对比案例的时序节点与关键事件演化轨迹,文章进一步归纳出透明度诉求与隐私保护要求的发生逻辑:第一,核心价值的冲突与化解,即在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寻求权利保障与技术效率的规范平衡;第二,利益的失配与协调,体现为政府主导的公共利益、企业推动的商业利益与公众关切的个人权益之间的利益博弈与调适;第三,制度缺失与完善,涉及监管透明性与技术安全性之间的制度配置与治理能力建设。

针对上述冲突逻辑,本文提出三项治理优化路径:第一,政府应强化制度主导与规范引领功能,明晰其在“统筹—监管—协调”中的多重角色定位,构建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数据治理体系;第二,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数据伦理义务,构建合规、透明的技术应用机制;第三,公众应深度嵌入智慧城市治理全过程,增强其在政策制定、过程监督与反馈机制中的作用,共同构建协同共治的智慧城市治理格局。

据了解,《新华文摘》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人民出版社主办、新华文摘杂志社编辑出版。该期刊作为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广涉千家报刊,精取全国文章,编选了大量弘扬时代主旋律、荟萃人文学术精华、凝聚中国经验的优秀文章,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哲学社会科学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和文艺佳作,以其思想性、学术性、权威性和可读性享誉海内外,是我国极具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文摘类杂志。

论文作者为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程镝教授及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荣煜、赵玉烨。程镝教授为吉林大学博士,现任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行政管理学科带头人,MPA专业学位负责人,兼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上一条:电气与信息学院教师李宁宁在国际著名期刊《Energy》(IF=9.0,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成果论文
下一条:我校教授陈庆山、研究员齐照明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 哈尔滨 香坊区长江路600号   技术支持:乘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