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至1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办,东北农业大学承办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与产品创制”项目年度总结及推进会在东北农业大学召开。

会议现场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项目专员郑筱光,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科技处项目专员魏彩雯,项目咨询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韩鲁佳教授、北京农学院蒋林树教授、河南工业大学王金荣教授、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吴爱兵研究员、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闫雪主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闫晓刚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朱增勇研究员、中国农业出版社王森鹤编审,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初鸿、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行政负责人董娜,以及项目首席张宏福研究员、课题负责人及骨干等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董娜主持。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行政负责人董娜主持会议
郑筱光代表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继续按照项目管理要求,认真履行各方职责,要提高责任感、使命感,聚焦国家产业重大需求,提高科研质量和绩效,由“作科研项目”向“作科技事业”转变,助力“卡脖子”技术攻关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郑筱光线上致辞
初鸿表示,该项目始终聚焦“提出一批新理论、突破一批新技术、研制一批新产品、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推广一批新成果、壮大一批创新企业”,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提出的“前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端技术模式集成、后端适用技术推广”。希望参会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为项目高效率推进监督指导。学校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高效协同的精神,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相关任务。

初鸿致辞
魏彩雯指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要始终聚焦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围绕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系统梳理,分析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推进落实举措,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同时要做到产学研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生根。

魏彩雯致辞
张宏福从关键技术突破、设备创制、非粮资源数据库构建、研产基地布局等方面详细汇报了项目总体进展情况,提出粮饲联产种养循环农机农技农艺创新方向,同时指出了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并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项目5个课题负责人和25位项目骨干及研究参与人员对当前研究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汇报。此外,会议还就《新型玉米替代能量饲料》手册撰写分工进行了讨论与部署。






项目首席及课题负责人作汇报









专家点评
据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与产品创制”项目聚焦秸秆(茎)、果蔬加工副产物、糟渣等非粮型资源饲料化利用,旨在开发出可替代玉米的新型能量饲料资源与新饲料产品,对于我国饲料粮供给,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