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大流行风险病毒的前瞻性预警及跨种间传播机制
报告人:毕玉海研究员/教授
报告时间:5月15日14:00-15:00
报告地点:临床楼215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届时参加!

报告人简介:
毕玉海,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长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优青、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病毒传播预警与致病机制研究组组长,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3年、2024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及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中西医结合创新团队成员,科普中国科技/科普专家。
主要从事大流行风险病毒的监测预警、遗传演化、致病机制、疫苗药物及检测方法研究,第一/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Lance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授权专利12项;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报告题目:奶牛营养代谢病先天免疫特征应用基础研究
报告人:徐闯教授
报告时间:5月15日15:00-16:00
报告地点:临床楼215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届时参加!

报告人简介:
徐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入选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奶牛体系常见病岗位科学家,教育部青年人才计划,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近五年,一直从事围产期奶牛代谢病的应用基础研究与群防群控技术产品研发推广工作,主持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联合重点项目等14项,建立了疾病发病机理-早期预警-群防群控-技术标准的创新性研究体系,全景式阐明围产期奶牛经历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风暴-离子代谢失衡-炎症反应-繁殖功能障碍等调控轴的代谢失衡机制,构建了疾病早期预警技术体系,建立了“协同互补式”理论并开发了群防群控新产品,制定了疾病防控行业标准。
近五年,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6篇,其中领域顶级期刊J Dairy Sci等7篇,一区和IF 5以上论文14篇(封面文章2篇),ESI高被引文章2篇,发表国内权威期刊《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兽医学报》等13篇;主编、副主编专著5部;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制定代谢病农业农村部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