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至19日,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暨中关村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我校共3个项目荣获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本次大会汇聚了近800位农业科学家、行业领袖及政企代表,探讨农业科技创新前沿趋势。校长刘竹青受邀出席会议并致辞。
此次,我校食品学院教授王中江主持的“大豆蛋白基食品配料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大北农科技奖二等奖,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周照强主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干旱发展过程与传播机制研究”项目荣获大北农青年科技创新奖,我校作为第二完成单位、食品学院教授李杨作为第二完成人的《大豆蛋白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特等奖。

刘竹青在致辞中回顾了我校与大北农集团30年的合作历程,自1995年设立奖学金至2022年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双方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发力,开展务实合作。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基础是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面对国际形势,需以科技突破壁垒、以产业升级构筑优势,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希望各方继续聚焦产学研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据悉,本届大北农科技奖共收到680项申报成果,经过200余位院士及专家的严格评审,最终73项成果脱颖而出,包括特等奖5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30项及首次设立的青年科技创新奖20项,奖金总额高达1000万元。学校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标志性成果培育工作,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此次三位教师获奖,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及团队科研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学校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展示。下一步,学校将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激励更多教师投身科技创新,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东农智慧和力量。